目前柬埔寨共有3處世界遺產,建於12世紀的「吳哥窟(Angkor)」,建於11世紀的「柏威夏寺(Preah Vihear temple)」,建於7世紀初的「三波坡雷古(Sambor Prei Kuk)」分別於1992年、2008年和2017年7月被列入世界遺產,這次我們3處都到訪了。
前往「三波坡雷古」當天原本打算早上五點就出門,因為V想吃吃看飯店早餐的米粉湯,而且只有一個行程,所以我們改成7:00出發,車程也是近3小時,那天走得是往金邊方向的6號公路,公路中國剛幫忙修好,路面平穩好走,不用沿路扣扣扣到骨頭都要散了。
▼飯店早餐
因為路途遙遠,導遊說只有加油站有廁所,我們想上廁所要先告訴他。
中間停了加油站上廁所,出發前有點擔心柬埔寨廁所乾不乾淨,其實一些偏遠的地方廁所都滿乾淨的,導遊也會找乾淨廁所給我們上,只是有些有衛生紙,有些沒有,還是要隨身攜帶面紙,以備不時之需。
9:45到達距離吳哥窟176公里,距離金邊206公里,位於磅同省(Kampong Thom)磅同市以北30公里處的「三波坡雷古 (Sambor Prei Kuk)」。
柬埔寨有4個王朝:扶南王國(約1世紀–550)→真臘王國(約6世紀–802)→高棉帝國(吳哥王朝)(802– 1431)→柬埔寨王國(1953-1970,1993至今)
「三波坡雷古 (Sambor Prei Kuk)」(高棉語ប្រាសាទសំបូរព្រៃគុក)是「森林裡的寺廟」之意,原本有291座寺廟,建於不同時期,最早可追溯到7世紀的「真臘王朝(Chenla Empire)」。
根據發現的銘文,「三波坡雷古 (Sambor Prei Kuk)」遺跡所在的古城當時被稱為「ISANAPURA」,是建於西元613年「真臘王朝(Chenla)」的首都。
「三波坡雷古」大部分的寺廟都是在真臘國王「伊奢那跋摩一世(Isanavarman I)」(西元616~635年)時期建造的,年代比吳哥窟更早,是亞洲第一個寺廟城市,崇拜印度教濕婆神。
一開始的寺廟建築和雕塑受到印度文化、藝術的影響,但漸漸地發展出高棉自己的藝術和文化,出現了一種獨特的三波坡雷古風格(Sambor Prei Kuk Style) ,是吳哥時期高棉文明和藝術的開端,為高棉建築和雕塑中的許多裝飾細節奠定了基礎。
三波坡雷古特色是建在砂岩平臺上方形、矩形或八邊形的磚塔,其中八角形的寺廟是Sambor Prei Kuk獨有的,在吳哥窟寺廟中看不到喔!
建材是同時期其他國家沒有的紅磚,導遊說因為真臘時期夠強盛,才能用紅磚蓋廟。
許多寺廟外牆上裝飾有獨特的紅磚浮雕「飛行宮殿(Flying palaces)」,「飛行宮殿」的浮雕也沒在吳哥窟的建築中出現過。
此外用砂岩製作精美的門楣(lintels)、山形牆(pediments)、柱廊(colonnades)都是藝術傑作。
在一些圍牆上還有圓形獎章式的紅磚浮雕,也是三波坡雷古獨有的,在柬埔寨其他古蹟中沒有發現類似的雕飾。
▼圖片取自網路
三波坡雷古是唯一保留了大量早期建築和雕飾的遺跡,對柬埔寨和整個東南亞地區都極爲重要。
不過「三波坡雷古」雖然是世界遺產,卻因為地處偏遠,外國遊客並不多,一般是從金邊到暹粒的日本團偶爾會順道來參觀,大部分來這的也是當地人。
(我們去的時候剛好過幾天就是柬埔寨新年,當地已經陸續放假,因此遊客會比較多。)
導遊說他上次是5年前跟學校來,我們是他當導遊4年來第一團到「三波坡雷古」的!
▼門票一人USD 10
「三波坡雷古」分爲七個主要區域:North Group、Central Group、Southern Group、Trapeang Ropeak、Khnach Tol、Srei Krup Leak、Robang Romeas。
▲原地圖取自網路
在這些寺廟中,North Group、Southern Group、Srei Krup Leak和一些獨立的廟塔可以追溯到西元七世紀,其他可能是吳哥時期蓋的。
根據一些留下來的銘文可以追溯到10世紀「羅貞陀羅跋摩二世(RAJENDRA VARMANII)」國王統治時期,某些寺廟的裝飾細節和雕刻屬於吳哥王朝晚期的風格,透過這些歷史證據可知,即使真臘王朝沒落後,「三波坡雷古」在吳哥王朝也是重要城市,仍持續建造寺廟。
「三波坡雷古」歷經繁華與沒落,終至被遺忘,直到十九世紀末被法國學者重新發現。
越戰時美國在這投擲了大量的炸彈,紅色高棉時埋了許多地雷,加上掠奪者的偷盜、大自然的侵蝕等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壞。
龐大的寺廟群遺址面積約有25平方公里,周邊的地雷直到2008年才清除完畢,樹林裡至今還有當年美國轟炸時留下的彈坑。
遊客主要參觀3區-North Group:Prasat Sambor(三波寺)、Southern Group:Yeay Poeun/ Preah Yeay Poun(耶艾彭寺)、Central Group:Prasat Tor(獅廟)。
North Group:Prasat Sambor(三波寺)
我們最先到達North Group,原本有52座廟,來自不同的建設時期,在這發現了五個銘文,有7世紀初真臘王朝的「伊奢那跋摩一世(Isanavarman I)」和10世紀初吳哥王朝的「羅貞陀羅跋摩二世(Rajendra Varaman II)」兩個國王的名字在上面。
此外在這區寺廟中發現的雕像有7世紀和10世紀兩個不同時代的風格,因此認為這些寺廟在西元7世紀建成後於10世紀被改建。
N Group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央塔 – 編號N1的「Prasat Sambor(三波寺)」。
N1「Prasat Sambor(三波寺)」建於「伊奢那跋摩一世(Isanavarman I)」,是前吳哥時期最重要的古寺。
特色是有4個出口
外部牆上裝飾著「飛行宮殿」浮雕
N1「Prasat Sambor(三波寺)」原本是祭祀濕婆神的,裡面還留著很大的方形優尼(Yoni)
N7是North Group中唯一八角形的建築,廟的前面個有八角形的底座
廟內原本供奉著馬頭神(Vajimukha),現在在巴黎的博物館裡
▼圖片取自網路
N8
N10 原本供俸「訶里訶羅(Harihara) 」,是將毗濕奴(Vishnu)和濕婆(Shiva)合為一體的神祇,現在看到的雕像是複製品,真品在金邊國家博物館
外牆上的飛行宮殿浮雕雖然已經斑駁,不過仍能感覺的出原始浮雕非常地精美華麗
這處浮雕看起來很像有翅膀的小天使
N11 頭上長草其實滿可愛的
N12
N13
以下是一些N Group我們漏了沒看到的寺廟
N9
內部原本供奉著1.65公尺高,無頭的杜迦女神(THE GODDESS DURGA),現在真品在金邊博物館內
▼圖片取自網路
N16
狀態良好的「空中宮殿 (Flying palace)」浮雕
▼圖片取自網路
N17
Sambor Prei Kuk中不起眼但很古老的結構,屬於砂岩建築(Sandstone building)
▼圖片取自網路
N18 (圖片取自網路)
Prasat Chrey和N 24 Prasat Luong Chom Bok幾乎整座廟被樹纏繞
我們漏了沒看到
Southern Group:Prasat Yeay Poeun/ Preah Yeay Poun(耶艾彭寺)
11:00到了Southern Group,S Group原本有37座廟,其中有五個八角形的寺廟(S7,S8,S9,S10和S11),這裡必看的就是S2像外國人臉孔的浮雕
叢林中的寺廟們
中央塔S1–「Prasat Yeay Poeun」或稱「Preah Yeay Poun(耶艾彭寺)」保存完好
S1內部有大大的方型優尼,當地人都會進入拜拜
進入需要脫鞋
門楣雕飾
外側有飛行宮殿浮雕
S2 原本有濕婆神的坐騎公牛「南迪(Nandi)」
看照片或書的介紹以為浮雕很大,其實只有小小的!
看起來很像外國人的浮雕,頭髮捲捲的,導遊說是以印度神祇的形象雕刻
S3只剩下一面門框和樹緊緊纏繞在一起!
我們去的時候S5正圍起維修
S8
S9
S10
光看著現存的空中宮殿磚浮雕,就能感覺出千年前一定非常華麗精美
S11
S11內部有圓形優尼
Central Group:獅廟(Prasat Tor)
C Group的建築可追溯到7世紀末,是三波坡雷古遺跡中最年輕的,大部分建於吳哥時期,原本有41座廟,現在只剩一座中央塔C1「獅廟(Prasat Tor)」,它也是Sambor Prei Kuk最高的建築,高35公尺。
「獅廟」北面有一扇真正的門,另外3面都是假門,會叫獅廟是因爲四個門的樓梯頂部,都有站立的獅子,不過現在只剩正面2尊。
一到廟前就可以看到2尊留著「捲捲頭」的獅子站立在廟前,很可愛!
這座廟並非一個國王修建而成,是由幾個國王陸續修建,捲捲頭獅子就是吳哥王朝的國王放的。
有著捲毛的獅子在高棉藝術中是獨一無二的,吳哥窟也看不到!
「捲捲頭」獅子比在吳哥窟看到其他非捲毛的獅子雕像更加細緻和逼真
這只是拍照角度看起來像踢獅子屁股,沒有真的碰到,不能破壞古蹟喔!
「獅廟」門兩側的角柱是八角形的,這個特徵幾乎普遍用於後來的吳哥寺廟。
保存完好的門楣雕刻,早期的真臘建築通常只在寺廟門上方雕刻花卉圖案和幾何形狀,不像吳哥時期的建築多是雕刻神靈或動物。
C Group裡的一棵大樹
我們11:25離開,先到附近上廁所(很新、很乾淨),導遊買了青芒果和2顆鱷魚蛋。
鱷魚蛋比普通的蛋大、比較長型,蛋殼較厚,蛋白Q軟有點像果凍,蛋黃是白色的,比一般蛋黃硬,吃起來粉粉的!(我吃了一隻未來的鱷魚!!!)
回程看到沿路有許多攤販在賣這裏的名產「竹筒飯」,導遊停下來買了一些請我們吃。
「竹筒飯」有粗有細,我們挑了一根細的試試味道,飯有椰奶味,裏面除了飯還有黑豆,滿好吃的!
大約2:30就回到暹粒市區了
回來寫遊記時才發現有些重點沒看到,很可惜!
一般請的導遊可能對吳哥窟的歷史、古蹟很了解,但較冷門的景點,像「三波坡雷古」、「班提奇馬寺」…可能只去過1、2次,如果下次還有機會去,我覺得可再搭配「三波坡雷古」當地導遊,能夠更深度的了解這些冷門但很棒的古蹟。
▶「班提奇馬寺(Banteay Chhmar)」相關遊記請見:
吳哥窟11日︱叢林中沉睡800年的《班提奇馬寺 Banteay Chhmar》 〔含小塔普倫寺 Ta Prohm、班迭峰 Banteay Toap Temple〕
距今千年的「三波坡雷古」雖然沒有壯觀的大型遺跡,而是一座座小型磚塔立在叢林深處,但歷經繁華到沒落,被遺忘又重現,具有獨特的「八角建築」、「飛行宮殿」浮雕、「捲捲頭獅子」等…又是柬埔寨3處「世界遺產」之一,有其可看之處。
而且磚塔頭上長草其實很可愛,遊客又少,看膩了吳哥窟的建築,換換口味也很不錯!
「世界遺產 吳哥窟。微笑高棉。SPA。美食 11日沒增到肥之旅」相關遊記:
💕 世界遺產 吳哥窟。微笑高棉。SPA。美食 11日沒增到肥之旅《行程總覽》
💕 吳哥窟11日︱暹粒排名第一。不容錯過的華麗SPA《Mudita Spa》
💕 吳哥窟11日︱叢林中沉睡800年的《班提奇馬寺 Banteay Chhmar》 〔含小塔普倫寺 Ta Prohm、班迭峰 Banteay Toap Temple〕